沪苏湖高铁开通,“长三角之心”湖州的机遇来了
原创 蓝桥 搜狐城市
湖州上至官方下至民间,都喜欢讲一个词:菰申同源。其中“菰”是湖州的旧称,“申”是上海的别称。其含义大抵有两层,一是湖州安吉龙王山是黄浦江源,两地共饮一江水;二是湖州与上海的奠基与开创,都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有关,可谓同根同源。
同根同源的湖州与上海,如今终于有高铁直达了。12月26日,有“江浙沪第一天路”之称的沪苏湖高铁开通,湖州至上海无需绕道杭州,通行时间将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。
湖州将成为浙江首个实现所有区县高铁站点全覆盖的地市,以及全省唯一的高铁90分钟内直达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合肥的城市。普铁时代的“隐痛”彻底终结,湖州逆风翻盘的机会来了。
因水而兴,因铁路而疏
湖州,大概是全国最有灵气的城市之一。地处江浙皖三省交界处,东北方太湖浩渺无边,西南方天目山苍翠葱郁,将湖州合抱为一座典型的江南之城。湖州是上海、杭州、南京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,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江南城市。若说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,那么钟灵毓秀的湖州,正处于“天堂”中央。
依水而生的湖州,也因水而兴。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,太湖沿岸各类产业得到刺激,有农业、丝织基础的湖州逐渐兴盛。南宋定都临安后,兴修太湖水利60余年,将太湖流域变为“天下粮仓”。俗语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中的湖,指的便是湖州。
长期的富足造就出富可敌国的“湖州商帮”,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。大名鼎鼎的南浔古镇,便是明清时期因商业而兴的一座古镇。彼时家资白银千万两以上是为“象”,五百万两以上是为“牛”,百万以上是为“狗”。南浔创造了“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”的传奇,足见实力。
可惜,崛起于运河时代的湖州,近现代先是让步海运,后又错过铁路,经济发展逐渐衰落。从上海出发的沪宁线和沪杭线,串联起苏南、浙北绝大多数城市,唯独湖州是个例外。当太湖北岸的苏州和无锡搭上上海发展的快车,南岸的湖州却逐渐被边缘化。
多年来,湖州经济总量长期位居浙江倒数第四,人口、城镇化、工业、消费、外贸、财政、金融等各项指标,也都处于全省下半段。2023年,湖州经济总量首度突破4000亿元,常住人口不足350万,城市体量相对较小。
而太湖北岸的苏州和无锡,早已迈入中国顶尖城市行列。2023年,苏州、无锡经济总量分别为24653亿、15456亿,是湖州的6.1倍和3.8倍;常住人口分别为1296万、750万,是湖州的3.8倍和2.2倍;高达20万左右的人均GDP,是湖州的将近2倍。
修建一条直通上海的高速列车、跻身上海大都市圈,成了湖州人多年以来的期盼。
长三角之心,好事多磨
地处苏浙皖交界的湖州,一向被视为长三角地理中心。其与长三角经济中心——上海之间的距离只有100多公里,说长不长,但铁路直通之路却走了上百年。
早在辛亥革命时期,时任沪军都督陈其美就曾期望修建一条上海至家乡湖州的铁路,可惜未能落定。1972年,杭州至长兴铁路通车,湖州才有了自己的火车站。1994年宣城至杭州铁路通车,湖州运力得以提升,但到上海依然很不方便。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湖州通往上海基本是依赖318国道,一趟就要半天时间。2006年湖州通往上海的首条高速公路通车,两地车程才得以缩短至1.5小时。
2004年,湖州着手谋划湖州至上海的高铁线路,但因项目涉及两省一市,面临诸多复杂调整,包括线形、制式、车站、施工以及投资规模与出资比例等等,致使动工时间一再推迟。
漫长的等待中,湖州先迎来了其他几条高铁线路。2013年,宁杭高铁高铁开通,湖州迈入高铁时代,实现21分钟直达杭州、1小时通达南京。2020年,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开通,湖州至合肥不再需要绕行南京,通行时间从2个多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。
但湖州至上海仍需先南下绕道杭州,再转向东北经嘉兴抵达上海,相当于要走一个“对勾”,最快也要2小时左右,比高速公路还慢。谋划多年的沪苏湖高铁,亟需提上日程。
2018年,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,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》发布,湖州正式成为上海大都市圈一员,沪苏湖高铁可研报告获批。2020年6月,沪苏湖铁路正式开工。
2024年12月26日,备受期待的沪苏湖高铁正式通车。高铁全长约163 公里,设计时速350公里,沿线设上海虹桥、上海松江、练塘、苏州南、盛泽、湖州南浔、湖州东和湖州共8座车站,开通后上海虹桥至湖州最快55分钟可达,较此前压缩55分钟。
如今,湖州成为浙江首个实现所有区县高铁站点全覆盖的地市,以及全省唯一的高铁90分钟内直达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合肥的城市,“长三角之心”实至名归。
接轨上海,湖州的机遇
加入上海“1小时经济圈”后,湖州期盼已久的机遇来了。
今年6月,湖州专门制定《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 全面接轨上海“五个中心”建设 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方案(2024-2026年)》,锁定交通共联、产业共链、人才共育、科技共策、文旅共兴、民生共享六个方向,并首次提出“全市域、全领域接轨上海”。
在产业共链方面,湖州除了全面融入上海“3+6”新型产业体系,共建产业集群,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、智能物流装备、特种材料、地理信息+、生物医药、半导体及光电等八大新兴产业链,与上海重点对应产业、特色产业园区建立“一对一”机制。
如今两地产业接轨已初具成效。比如“无中生有”的半导体产业——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被誉为“中国硅谷”,如今正与湖州南太湖新区共同打造半导体产业园。园区距湖州高铁站仅5分钟车程,聚焦射频功率、半导体材料等细分领域,已吸引北景国策、威浪达科技等多家上海半导体企业入驻。
在招商引资方面,湖州也非常积极。近年湖州创新设立长三角(湖州)产业合作区、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,在沪设立驻沪苏招商引才中心、产业人才“飞地”。2023年,沪苏招商引才中心成功引进项目131个,占全市引进项目总数的比例达到40%。
在人才共育、科技共策方面,湖州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要节点,有望成为前沿技术与科创要素聚集的枢纽。比如湖州德清,目前已汇聚430余家“地理信息+”企业,是中国地信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,涵盖北斗时空、测绘遥感、智慧城市、航空航天等地信领域的产业生态已经形成。
在文旅共兴方面,湖州已准备迎接泼天富贵。湖州坐拥南浔古镇、莫干山、安吉竹海等著名文旅资源,钟灵毓秀无需赘言。而湖州目前的客群分布中,长三角游客占到70%至80%,上海是重要客源地之一。湖州已提前谋划“湖光山色·沪享度假”等文旅主题,将自身打造为上海大都市圈休闲度假目的地。
站上发展新起点,湖州逆风翻盘的机会真的来了。
参考资料:
[1] 各地统计局、政府官网
[2] 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的湖是什么湖?地道风物
[3] 数说城市|湖州秘密.浙江日报
[4] 沿着时光轴,看湖州铁路发展百年轨迹.湖州日报
[5] 长三角之心的超级连接时刻.南风窗
原标题:《沪苏湖高铁开通,浙北小城成最大赢家》